兩箇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

我很認真的跟你說,杜甫,可是一位偉人!

 「我的原則很簡單。守時、勤快、服從。說明白點,我們約好了,你就不能遲到;倘若心存懶散,不如別開始;請你做的事,埋頭苦幹就對了。而如果有一天我不再見你了,就是終止雇用,你得有心理準備,不要找麻煩。另外,我叫葛寧,你可以喊我『寧奶奶』。這些簡單的原則,能接受嗎?」
 姊姊點頭如搗蒜。打工費一小時有兩百元,還當日付現,她當然接受!何況這位胸前掛著老花眼鏡、手拄著木杖的老婆婆看起來雖然很「難搞」,相信我,我姊姊不遑多讓,她可是我認識的地球人當中,最麻煩的一個。
 儘管如此,姊姊仍是我的偶像。
 台北市郊,天母磺溪附近,梧鷓路上的頂級豪廈間,那「只」別名「草堂」的一層樓高小平房,便是寒舍。稱它一「只」,因它就像一只大紙箱倒扣而已,除了長方形的五個面,加上地面,幾乎別無長物。而包圍小屋四方的小菜圃,算是紙箱倒扣反摺出來的四個面吧,讓這草堂顯得更小,卻也顯出樸拙典雅之氣。嘿,這樣你就明白了:我家很窮。
 但,有姊姊在,我一點都不怕。我今年十二歲,姊姊大我兩歲,是我唯一的手足。從小,我就活在文學的夢幻裡,除了文學,一無是處;而我們的父親,長久追夢不成,兩年前離家後就沒有再回來過了;我們的母親,在此之前便頗多怨尤,此後更是深受打擊,常常心不在焉,日子也過得渾渾噩噩。雙親似乎忘了他們的「骨肉」,所幸我擁有非常貼心的「手足」,今天才能在此述說我們的故事。
 這位葛寧老婆婆,在十一月底一個陰天來到草堂,開門見山問是不是「梧鷓路五號」,接著再問我姊姊要不要打工,說人家介紹她來的。
 「誰?桂花阿姨嗎?」有別的賺錢機會,姊姊很開心,畢竟偶爾去桂花阿姨那裡幫忙幾個鐘頭,實在不夠。
 寧奶奶頷首,便同我們講工作內容、規則及費用等等,主要是陪伴一個剛搬到此地的老人做些簡單的購物、辦事、散步,兼掃掃地而已,比古代的書僮高級,可非所謂的「雇用童工」。
 「只在星期假日,每次大約四、五個小時,還有吃有喝,而且工作性質一點都不危險。我可不想違反『勞動基準法』或侵害兒童福利啊。」
 「沒問題!」我的萬能姊姊捲起衣袖,用力點頭。「現在就可以上工了!」
 「這麼急?明天再開始吧,你也必須跟家長說。」寧奶奶笑笑。「叫什麼名字啊?」
 姊姊的臉頓時沉了下來。她有兩項特殊技能,一是跑步,二是連續唸出一百個討厭的人事物,曾名列第一的就是唐朝大詩人杜甫。原因說來也沒什麼,就是杜甫讓她從小就得為名字打架。
 杜甫,字子美;而我姊姊姓杜,名子美。從小學開始認識唐詩時,你就會看到她在同學爆笑後拎著拳頭、瞪視全班的樣子;而有些男生不懂閉嘴,還繼續說她「肚子美」,她會立刻衝上去搥打,不管老師在不在。另外,被她聽見嘲笑我杜子雅是「肚子癢」的人,那天也鐵定以掉眼淚收場。後來大家對那三字的發音都很標準,但都說她個性麻煩、愛找麻煩,於是「麻煩小姐」的名號不脛而走。
 然而,知道姊姊姓名及我家別名後,寧奶奶的眼睛竟放出光芒,像燃燒著什麼,的確與眾不同。
 「小孩子,看你的表情,很不喜歡這名字吧?太妙了,老人家我啊,可能是全台灣最愛杜甫的人哦。」
 姊姊的臉更沉了,我很清楚她內心在吶喊:「怎會遇上這種人!」姊姊以前會把我的淡綠色《杜甫詩選》藏起來,不讓我讀,足見多麼討厭杜甫。
 「好,我們這樣做。你每次一上工,就要背一首杜詩,也是工作內容之一。」
 「為什麼?」面對如此要求,姊姊大驚,疑問之後便是抗議:「不要!」
 老人微笑,眼神有一種權威感。「你一定認為我這個七十歲老太太很『難搞』,沒錯,我是。而且我已經決定了,你就要服從,剛剛你才說沒問題的呀。」
 姊姊無法反駁,只能開始恨杜甫。她知道自己會服從於這項工作,但跟著寧奶奶往外走時,仍不免憤憤不平。
 「只因為名叫杜子美就討厭杜甫,太不值得了。就算人家會笑你『肚子美』、稱你家為『澡堂』,別理他們就是了,小孩嘛。」寧奶奶越過屋後菜圃,隔著小路望向磺溪。「我很認真的跟你說,杜甫,可是一位偉人!」
 說也奇怪,我們默默跟在她身後,像聽老師講課。
 「杜甫為中華文化開創了多麼光輝的一頁啊!你我努力十幾輩子都做不到。」
 她佇足欣賞午後風光。看溪上被硫磺染成黃色的大石頭,白鷺鷥散步在一塊罕見的水田中,還有鳥鳴啁啾,她搖頭歆羨道:「好美的景色。你們很幸運。」
 「幸運?」姊姊看看我,終於開口。「哈,我們杜家,好像跟這個詞沒什麼關聯。雖然我也覺得這環境還不錯。」
 寧奶奶輕撫臉上皺紋,吸口氣說:「啊,簡直是『兩箇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』!在大台北耶,怎不是幸運呢?好,就從這一首開始,明天上班時驗收。」
 「什麼?不會吧?」姊姊眼若銅鈴,然後望向我。「以後再讓我妹妹背好嗎?她對文學很行的。」
 「我要聽你背。」寧奶奶也看看我。接著,毫不理會杜子美噘嘴皺眉,兀自說起:「杜甫的詩,寫史寫實,有時磅礡,有時沉重,這首七言絕句卻通俗易懂,又雅又美,很受推崇。」
 她的視線分別落在姊姊和我身上,再轉向田中覓食的小白鷺,繼續說道:「這麼個大江南北漫遊、心懷家國的男人,過的其實也是一貧如洗的生活。儘管歷經戰亂和捉襟見肘的日子,他定居在成都破舊的草堂時,還是非常高興擁有那樣的景色。『楊柳枝枝弱,枇杷樹樹香』、『自去自來梁上燕,相親相近水中鷗』這些詩啊,都在描寫美麗的草堂風光。而『兩箇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』也是,不僅對仗對得美,黃、翠、白、青四個顏色字,加上黃鸝鳥鳴叫,白鷺鷥飛翔,真是『有聲有色』啊,彷如一幅生動的白描春天風景畫!」
 我們都被眼前髮絲泛白的老婆婆吸引了,輕柔的激動,令她紅光滿面。
 「所以,要懂得珍惜擁有的。」她回頭又盯著子美。
 我們都在想,這位老太太是打哪兒來的呀?只見她又說:
 「你知道嗎?凡事都有因緣,該碰上的便會碰上,就看你怎麼應對。不是要你認命,而是知命。想想,在我有生之年竟能親口喚一個人『杜子美』,而你竟然就叫做『杜子美』!相信我,這一定有因緣,不會毫無意義的……」

 
唐詩大聲讀
杜甫〈絕句四首〉其三
兩箇黃鸝鳴翠柳,一行白鷺上青天。
窗含西嶺千秋雪,門泊東吳萬里船。

【語譯】
兩隻黃鸝鳥,在碧柳間歌唱;一行白鷺鷥,於青空中飛翔。推窗遠望,我的窗戶嵌進了西山千年不化的積雪;而大門外河邊停泊的,可是從萬里遠方東吳駛過來的船。

【賞析】
全詩兩聯,「對偶」精美工整,景物有動有靜、有近有遠,色彩鮮明而生動。在描寫自然風光,尤其又有鳥類飛翔時,可以運用此詩的「摹寫」技巧。而視野的寬闊,和顏色、動作等細節,也是學習的重點。